今天的世界与十年前相比,已发生了很多变化。对于产品运营来说,我们需要判断和理解新的运营逻辑。我们来从媒体运营来看,其运营逻辑发生了什么变化。
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十年之前,大家用什么来通信、交流,用什么来获取信息,可能会大吃一惊:十年前我们居然还用邮件通信,那时候小灵通非常流行,而当年如日中天的一些手机品牌,今天居然或落寞或被变卖了。那时候,互联网也没有今天这么发达,所以我们的大众传播还在黄金时代,媒体还掌握着时代的话语权。就像下面这张图,媒体人是站在高处、拥有麦克风的人。
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便是去中心化。体现在传播逻辑上,过去的“权威”把话语权让渡出来,每个人手上都有了一个麦克风,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,每个人接受到的信息都是不同的。我们甚至可以不用传播这个词,而用连接来表达这种双向、互为对象的信息沟通方式。
另一个重大的变化,是需求在同一空间中的一站式满足。过去,我们进行文化消费,其实是分割在一个个小环境里的。在电影院看电影,在家看电视,买报纸看新闻,需求是割裂的,受到物理条件限制的。互联网技术使得内容(图像、声音、文字,或者说一篇文章、一部电影,一本电视剧)本质上压缩成数字的“元数据”,比从前更容易进行存储、管理和重新编辑。这让内容在同一平台上消费成为可能,而事实就是这样,人们慢慢习惯在互联网上满足一切。
在这两个重大变化之下,信息生产的组织形态也在发生变化,在原有产业体系下,媒体主导形成单向、线性的产业价值链。媒体机构处于价值链核心,对信息供应实施控制。而在社会化传播时代,数据产生是全方位、实时、海量的,媒体产业链上的协作必须像互联网要求的那样,网状、并发、实时的协同。
而另一方面,技术不断突破连接的边界,这使得文化的边界也被不断拓展。比方说,手表这样的可穿戴设备的出现,就会随之出现适应手表的看新闻工具app;V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,则会要求适应VR技术的内容,这可以是电影,也可以是电视剧。而这带来新的业务模式的出现:比如需求和场景连接,带来超本地化的体验,现在我们买房、订餐都可以使用到定位功能,并在实际场景中带来我们所需要的信息。又比如软件与服务连接,我们用一个app就能打车、上门洗衣、上门清洁,而且反馈速度非常快。还有,媒体可以与很多产业连接起来,比如旅游、医疗、金融、生鲜配送,都可以联系起来,变成更好的服务。
责任编辑:途必技术部
版权所有:http://www.uweb.net.cn (优网科技) 转载请注明出处